首页 > 汽车技术 > 正文

如何确保飞行汽车安全地紧急着陆:关于电池功率能力测试方法的研究

2025-09-12 08:18:45·  来源:eVTOL电池  
 

在低空经济与城市空中交通(UAM)日益火热的今天,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无疑是最受瞩目的“新物种”。相比传统直升机,eVTOL具备零排放、低噪声和高度自动化等优势,被视为未来城市交通的关键解法。然而,要让eVTOL真正飞上天空并安全运营,最大的挑战之一便是:电池的性能与安全性。英国华威大学与Vertical Aerospace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他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池功率能力测试方法,特别针对eVTOL的着陆环节,提出了更科学的“电池备用能量下限”定义。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关乎飞行安全的生命线,可以保证航空器具有足够的动力紧急着陆。图片

1、为什么着陆环节最“要命”?一架eVTOL的完整飞行任务通常包括三个阶段:起飞、巡航和着陆。其中,起飞和着陆对电池的功率要求最高。研究表明,对于复合翼的eVTOL飞机,巡航时的放电倍率接近1C,而起飞和着陆阶段放电倍率则可能达到3C以上。这意味着电池不仅要有足够的能量储备,还要能在短时间内输出大功率。在现有行业标准中,电池通常会预留一定的“备用电量”作为紧急情况下的保障。然而,如何科学划定这一备用区间的下限,一直缺乏有效的实验验证。过于保守会浪费宝贵的续航能力,过于激进则可能导致电压骤降、功率不足,最终威胁飞行安全。

图片

2、新的功率测试方法:更贴近真实飞行

传统的电池功率测试方法(如HPPC测试)通常在固定的荷电状态(SoC)下进行,难以模拟真实着陆时电池处于低电量+高功率输出的复杂情况。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案:

  • 在不同温度(20℃、25℃、40℃)和不同老化状态(日历老化、电化学循环老化)的电池上,施加长时间的恒功率放电脉冲;
  • 直接测量电池能否完成这一脉冲,并记录完成时的最低SoC值;
  • 最终生成一个三维的特性映射图(Characteristic Map),将温度、功率、持续时间与最低可完成的SoC关联起来。
这一映射图能够告诉我们:在某种工况下,电池必须保留多少电量,才能保证着陆过程不“掉链子”。图片

3、实验发现:电池老化的影响被低估了

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日历老化的电池的最低SoC可低至6%–14%安全着陆;循环老化电池则需要保留8%–27%的电量才能保证完成着陆。换句话说,如果不考虑电池老化,备用能量的估计会过于乐观,从而严重低估了风险。例如:当循环老化后的电池被错误地按新电池标准运行时,飞机可能在14%电量时仍继续飞行,但实际上需要至少27%才能安全完成着陆。这也是论文强调的一个核心观点:电池健康管理(BHM)必须动态跟踪老化状态,否则“备用电量”这一安全阀门将形同虚设。

图片

4、模型 vs. 特性图:谁更靠谱?

除了实验,研究团队还建立了一个二阶等效电路模型(2RC ECM),并用实验数据进行了参数化。通过对比发现:

  • 基于实际数据的特性映射图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精度更高,最大平均误差仅约 3%–7.5%;
  • 模型在部分工况下也能达到相似精度,但在低电量区间往往存在较大偏差。
这说明:基于实际数据的映射图方法更适合工程应用,尤其是作为eVTOL电池管理系统(BMS)中的安全参考值。模型方法虽然具备一定实时性和计算优势,但需要更多优化才能独立承担关键决策角色。

5、对行业的启示

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出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法,更在于它改变了我们对eVTOL电池安全区间的认知:

  • 备用能量下限必须考虑老化因素,否则风险不可控。
  • 特性映射图为BMS提供了直观的安全边界,有助于提升飞行安全。
  • 功率能力测试应贴近任务剖面,特别是着陆这一关键环节。
在未来,若能结合大数据与在线监测,这一方法将进一步扩展为动态安全评估系统,实时指导eVTOL飞行。

6、展望未来研究团队指出,下一步工作应集中在:

  1. 将这一方法扩展至电池组层级,考虑电芯间一致性问题;
  2. 探索快速预测算法,以便在BMS中实时应用;
  3. 结合飞行任务剖面,建立更加全面的任务驱动型电池测试标准。
对整个行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推动eVTOL商业化的关键技术门槛。只有当电池安全边界被准确量化并实时管理时,eVTOL才能真正进入城市上空,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总结一句话:eVTOL的未来,不仅在于能飞得高、飞得远,更在于能否“稳稳落地”。而这背后的核心密码,就藏在电池的功率能力与健康管理之中。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