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资本折戟!韩国 Supernal 停摆背后,中国低空经济正经历冰火两重天

2025-09-15 09:58:15·  来源:eVTOL博士  
 

当韩国现代汽车宣布暂停旗下eVTOL公司 Supernal 的研发项目时,整个低空经济行业都为之震动。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 "空中出行独角兽",在耗费 14.5 亿美元(约合 100 亿元人民币)巨资后,最终没能逃脱停摆的命运。这不仅是一个项目的失败,更是给全球如火如荼的低空经济热潮敲响了一记警钟。

图片

1、明星项目的陨落之路

Supernal 的诞生堪称 "含着金汤匙"。2020 年,现代汽车集团董事长郑义宣意气风发地宣布进军空中交通领域,将其视为集团转型的核心方向。他立下军令状:"飞行汽车和机器人业务未来将占集团业务的半壁江山。" 为此,现代汽车将城市空中交通部门独立,在美国成立了 eVTOL 公司 Supernal,并挖来了 NASA 前航空业务副局长申宰元博士担任 CEO。

图片

初期的发展似乎一帆风顺。Supernal 很快与优步合作开发电动空中出租车,发布了概念机 S-A1,并在英国启用了全球首个城市空中交通起降机场,计划五年内在全球主要城市建设 200 个垂直起降机场。2024 年发布的第二款概念机 S-A2 更是雄心勃勃,设计巡航速度达每小时 200 公里,航程 95 公里,预计 2028 年实现商业化。

图片

然而,繁华背后危机四伏。2024 年底,刚启用不久的华盛顿全球总部突然关闭;2025 年 7 月,公司裁员 10%,CEO、CTO 等核心管理层集体离职,最终导致项目暂停。这个拥有 700 名员工、汇聚了波音、特斯拉、NASA 等顶尖人才的明星项目,终究没能跨过从概念到落地的鸿沟。

图片

2、全球行业洗牌加速

Supernal 的陨落并非孤例,而是全球 eVTOL 行业洗牌的缩影。2025 年初,曾被视为低空领域 "特斯拉" 的德国 Lilium 公司申请二次破产,这家估值一度达 33 亿美元的明星企业,终究没能逃过技术路线障碍和商业化迷雾的双重打击。

图片

另一家德国 eVTOL 独角兽 Volocopter 也于去年申请破产,虽被中国万丰奥威收购重组,但也折射出行业的艰难处境。这些案例共同揭示了 eVTOL 行业的残酷现实:即便有雄厚资本支持,若无法突破技术难关、跨越适航认证门槛、找到清晰的商业化路径,最终难逃失败命运。

图片

业内人士指出,现代汽车虽然资金实力雄厚,但缺乏飞行器研发的核心经验和体系,导致研发进展缓慢。"永远停留在概念阶段,永远无法真正投入使用" 成为这些失败项目的共同标签。适航认证需要数千小时的飞行测试和多重安全验证,商业化前景更是遥遥无期,这些都让资本开始变得谨慎。

3、中国市场的冰火两重天

就在国际巨头纷纷折戟之际,中国低空经济市场呈现出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的独特景象。一方面,资本明显降温:2025 年上半年,国内低空经济 eVTOL 整机领域公开披露的融资事件仅 15 起,其中亿元级融资仅数起。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2025年7 月,上海时的科技与阿联酋企业 Autocraft 签署 350 架 E20 eVTOL 的采购协议,订单金额高达 10 亿美元,创下中国 eVTOL 单笔订单纪录。仅仅一周后,另一家上海企业沃兰特航空就以 500 架、17.5 亿美元的泰国订单刷新了这一纪录。

图片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峰飞航空科技于2025年7月22日交付了全球首架获颁 "适航三证" 的吨级以上 eVTOL 航空器 V2000CG 凯瑞鸥,标志着中国在大型 eVTOL 的技术与适航认证上实现全球突破。这与小鹏汇天 2.5 亿美元 B 轮融资及量产工厂建设进展形成呼应,显示中国企业正在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落地两条腿走路。

图片

4、低空经济的中国路径

面对全球行业的剧烈波动,中国低空经济正探索着自己的发展路径。政策层面,《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保障低空经济发展的空域需求;深圳、山东等地纷纷出台专项政策,深圳发布《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 (2024-2026 年)》,山东则推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5-2027 年)》,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图片

资本方面,虽然整体降温,但优质项目仍获青睐。小鹏汇天累计融资超 7.5 亿美元,并获得 72.6 亿元授信及银团贷款支持,其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计划于 2025 年第四季度竣工。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低空经济投融资案例达 52 起,同比增长 48.6%,广东、上海、江苏成为融资热点地区。

图片

商业化探索上,中国企业正走在前列。时的科技的 E20 eVTOL 已进入适航取证阶段,预计 2027 年完成取证并量产;沃兰特航空的 500 架订单将用于泰国、马尔代夫等地区的短途运输和应急救援;峰飞航空的凯瑞鸥则即将投入低空物流和应急物资运输运营。

5、冷静起飞才能飞得更远

Supernal 的陨落给狂飙突进的低空经济行业上了生动一课:这不是一个可以快速变现的行业,而是需要技术积累、政策支持和资本耐心的长周期赛道。中国 eVTOL 企业既要看到海外订单带来的希望,也要清醒认识到适航认证、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模式验证的重重挑战。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eVTOL 行业本质是重资产、长周期。今天仍处于从 0 到 1 的阶段,首要问题是安全,离真正的商业运营场景还有很远的距离。" 未来几年,技术成熟度、适航进展和商业化能力将成为中国低空经济企业的生死考验。

2025年9月下旬,2025深圳、上海多场eVTOL展、技术论坛仍将如期举行,500多家展商和15000多名专业观众将共同探讨行业未来。这或许预示着,尽管前路坎坷,但低空经济的探索不会停止。只是这一次,所有参与者都该明白:低空经济没有捷径,能穿越周期的只有扎实的技术积累、严谨的适航验证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中国低空经济要想飞得更高更远,就必须在起飞时保持足够的冷静与理性。

图片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