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K 2025年“走进校园“活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站简报

2025-10-30 11:27:22·  来源:HBK  
 

2025年10月15日,HBK“走进校园”活动第四站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功举行。

在学术交流室,布置了传声器阵列、对称结构模态、简支梁应变等多套物理量采集系统,覆盖声学、振动和力学测量的多个领域。现场的多位同学近距离触摸和体验到仪器的软件的易用和直观的界面。

结合现场安装的实验对象和仪器,以刹车盘为例,我们首先演示了使用BK Connect软件从建模到模态测试和分析,包括刚体模态、激励方式和方向、约束对结果的影响、模态指示,识别密集模态、模态参数验证和与有限元分析相关。

图片

1   讲解力锤激励的试验参数

接着,我们以某舱室为例,讲解在振动激励、声学激励和两种共同激励下引起的舱内板件的声强和振动速度、对比振速和声强等高线图,分析振动致声和空气致声的差异;结合参考信号和双层式阵列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IMO)分析,确定舱室内每个区域的辐射贡献,分析引起舱内空腔共振的两大主要声强矢量的幅度、相位差异及矢量和结果。

图片

2  实例示范分析舱室内各部件的贡献

下午,针对轨道交通应变测量,详细介绍了从应变片原理、应变片选型、应变桥路类型、应变片防护、测试导线选择等基础知识,也讲解了应变片贴片注意事项、参数设置、应变测试过程中受到干扰如何解决等实践操作内容。重点讨论了轨道应变贴片技术和和应变长期监测技术,并进行了应变测试演示。

对材料测试,讲解了吸声、隔声和阻尼测试方法,重点讨论了阻抗管传递函数方法的测量条件,即管道内平面波存在的条件对管道几何尺寸的要求,测量的上限频率即有限差分方法的高频限制、测量的下限频率即传声器系统的相位一致性及相位修正方法。

在自由讨论阶段,首先就空间主动降噪课题讨论了参考传感器和主动源的空间分布、控制器算法、系统鲁棒性和降噪的评估效果。之后,就瞬态声的声品质评价课题,分享了HBK在类似分析中如何构建样本、筛选样本,再结合统计分析将主观评价与瞬态声峰值、暴露时间、频谱分布、瞬时响度等客观参数相关联,优化心理声学感知模型。

本次活动,是2025HBK“走进校园”系列活动的第四站。HBK“走进校园”活动目的在于走进院校与师生展开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分享案例、现场演示和实验,达到温故而知新、解锁设备潜能、探索和研究新方法新途径的目的,通过近距离的互动,帮助学校加强研究团队的梯队建设和知识传承。

本次活动得到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20251020日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