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技术 > 正文

百度Apollo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典型实践场景和技术优势

2022-12-25 17:54:52·  来源:汽车测试网  
 
(二)静态盲区/遮挡协同感知

AD盲区问题描述:

如图6.16所示,受限于单车智能的传感器感知角度,在出现静态障碍物或动态障碍物(如大型车辆)遮挡时,车辆难以准确获取盲区内的车辆或行人的运动情况。

图片

图 6.16 静态盲区:行人突然闯入

VICAD动静态盲区协同感知:

如图6.17所示,通过路端多传感器部署,实现对多方位、长距离连续检测识别,并与车辆感知进行融合,实现自动驾驶车辆对盲区内车辆或行人的准确感知识别,车辆可提前做出判断和决策控制,进而降低事故风险。

图片

图 6.17 静态盲区非机动车/行人鬼探头协同感知

(三)动态盲区/遮挡协同感知

  1. 左转/掉头盲区或遮挡协同感知:

如图6.18所示,车辆(蓝白色)在路口左转或掉头时,有大卡车或公交车(粉色长多边形)产生了动态盲区遮挡住了后面的车辆,通过VICAD全量协同感知,车辆可以获取盲区车辆的运动情况,避免了车辆急刹或事故的风险。


图片

图 6.18 左转/掉头盲区或遮挡协同感知

(2)大车遮挡协同感知:

在车辆直行时,左侧大车遮挡住了横穿的电动车,通过VICAD动静态盲区协同感知,车辆可以提前获取盲区车辆、非机动车或行人的运动情况,避免了车辆急刹或事故的风险(如图6.19和6.20)。

图片

图 6.19 路口大车遮挡场景

图片

图 6.20 路口大车遮挡车路协同感知

(四)超视距协同感知

AD超视距感知问题描述:

受限于车载传感器的类型、感知范围、分辨率等因素,车辆对超出车载传感器覆盖范围的交通运行状况、交通参与者或障碍物检测结果不稳定,容易出现感知不到、感知跳变等问题。

VICAD超视距协同感知:

如图6.21所示,通过路端多传感器部署,实现对多方位、长距离连续检测识别,并与车辆感知进行融合,实现自动驾驶车辆对超视距范围内车辆或行人的准确感知识别,车辆可提前做出判断和决策控制, 进而降低事故风险。

图片

图 6.21 超视距协同感知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