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无人驾驶汽车“跑道”即将试验?在“车都”大武汉

2018-11-14 10:45:28·  来源:依迅  
 
今年被业界称为无人驾驶汽车转折之年,国内外众多汽车、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无人驾驶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无人驾驶带来的超前想象,丝毫不逊于人
 
今年被业界称为无人驾驶汽车转折之年,国内外众多汽车、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无人驾驶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无人驾驶带来的超前想象,丝毫不逊于人工智能本身。在未来某个临界点,将开启一个新的文明时代。
 
“到2030年,你会拥有一部自动驾驶汽车。”物联网之父、麻省理工学院执行董事凯文·阿仕顿近日谈及创新时如是预言。
在他看来,随着互联网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拥有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汽车将不再是难事,无人车很快会在物联网世界中诞生。
从武汉制造到武汉“智造”,在新一轮汽车技术革新中,武汉正积极抢占高地。
无人驾驶汽车开上了三环线
2016年4月5号上午10点,一辆自动驾驶小轿车从光谷二路经三环至武汉火车站,并原路返回,全程共计58.2公里,耗时40多分钟。这是武汉依迅公司发布的高精度北斗自动驾驶技术。这代表着我们离无人驾驶又近了一步!
车顶上有雷达和北斗接收系统,车前挡风玻璃上有两部双目识别相机,除此之外,外观与一般小汽车并无异处。启动自动驾驶后,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脚也离开刹车、油门,汽车按既定好的速度行驶。遇到匝道、拐弯,方向盘自动修正、微调。车辆还可以变道,遇到突发路况车速快慢自动调节。
武汉应早设无人驾驶“试验跑道”
汽车产业一直是“车都”武汉的支柱产业,目前,世界范围内,传统汽车厂家、零部件供应商、互联网公司、网络运营商、卫星导航服务商等多方力量均在发力布局新能汽车或智能汽车。
依迅无人驾驶技术利用自己丰富的物联网经验、全面且领先的技术组合、独特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正在逐渐盘活无人驾驶产业格局。依迅自动驾驶技术依靠4G、5G网络与北斗高精度实时联动:将数据计算和存储等功能从车端移植到服务器端,既降低了单车应用成本,又使车载计算机的运算量更小,从而提高了可靠性。
硬件方面,依迅系统利用车用普通雷达、双目识别相机,双接收器、双天线、网络地基增强等手段,也能满足自动驾驶时的路况识别与处理需求,而成本则能大大降低。
从武汉自身来讲,武汉多家汽车主机厂聚集,卫星导航产业技术优势明显。依迅无人驾驶技术及套件已在农用机械领域实现量产,开始批量使用。此外,依迅目前正在无人驾驶商用车领域进行市场化尝试,主要是在港口码头实现全无人驾驶和新能源物流车的自动驾驶,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将发布样车。
期待政府能够明确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培育2-3家龙头企业;同时建设主体园区,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合力发展。此外,期待本地能够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扶持和帮助企业多进行无人驾驶的路测。
无人驾驶是中国的机会
 
无人驾驶市场巨大,预计到202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420亿美元;2030年,将有1.2亿辆无人驾驶程度不同的汽车上路;2035年,无人驾驶汽车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四分之一。
近日,中国发布了第一份关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全面技术路线图,其中预计中国将在2025-2030年在国内普及无人驾驶车辆,远远早于欧美发达国家现有的计划。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成为中国未来20年高科技领域的重点攻关项目。在无人驾驶领域,我国主要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潜在市场和人力资源。
依迅无人驾驶技术通过建立无人驾驶领域的强大生态系统,加速产业有效融合、资源共享和互补,促进无人驾驶产业良性增长,构建综合智能交通体系, 力争做到人、车、网、路一体化。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