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2025-08-26 09:27:39·  来源:智驾小强  
 

1. 基础知识

2. 专业知识

3. 法律法规

4. 国家标准

1. 基础知识


1.1 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认知
(1)汽车构造与车辆原理。
(2)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原理。
(3)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结构。(4)智能网联汽车的各类关键技术。


1.2 嵌入式编程
(1)嵌入式编程软件与硬件。
(2)各类常见功能模块的使用。
(3)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的定义。
(4)变量、函数、运算符的使用。(5)控制语句的使用。

(6)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的应用。


1.3 机器人操作系统 (ROS)
(1)Linux 系统基础知识(安装与常用命令)。
(2)ROS 系统的安装。
(3)ROS 文件系统的构建。(4)ROS 通信系统的构建。

(5)ROS功能包的调用与智能驾驶功能的实现。


1.4 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应用
(1)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驾驶汽车中的应用。
(2)Python 基础命令。
(3)机器学习技术的基础应用。
(4)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5)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处理技术应用。


1.5 车载网络通信技术
(1)CAN/CANFD 总线通信技术。
(2)车载以太网总线通信技术。
(3)LIN 总线通信技术。(4)FlexRay 总线通信技术。


1.6 安全与环境保护知识(1)智能网联汽车防火、用电、现场急救等安全知识。

(2)智能网联汽车维修设备、检测仪器和专用工具的安全操作规范。
(3)智能网联汽车用油、液、废旧电池的储存与管理。(4)环保法规及相关知识。

1.7 质量管理知识
(1)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2)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1.8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规范

2. 专业知识

2.1 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技术

2.1.1 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层关键技术
(1)传感器融合。
(2)物体检测与分类。
(3)定位与地图构建。
(4)跟踪动态物体。
(5)场景理解。(6)感知策略。

2.1.2各类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视觉传感器(Camera)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激光雷达(Lidar)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毫米波雷达(Millimeter Wave Radar)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超声波雷达(UItrasonic Sensor)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5)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结构及工作原理。(6)惯性测量单元(IMU)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1.3 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的标定与测试
(1)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标定测试常用工具、量具、设备等的功能与使用。
(2)视觉传感器(Camera)的标定与测试。
(3)激光雷达(Lidar)的标定与测试。
(4)毫米波雷达(Millimeter Wave Radar)的标定与测试。
(5)超声波雷达(Ultrasonic Sensor)的标定与测试。
(6)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标定与测试。(7)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标定与测试。


2.2 智能网联汽车线控底盘技术


2.2.1 线控底盘的关键零部件认知
(1)线控底盘系统电气部分的关键零部件认知。
(2)线控转向系统的关键零部件认知。
(3)线控驱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认知。
(4)线控制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认知。

2.2.2线控底盘的标定
(1)线控转向系统标定(方向盘与转向拉杆的校准)。

(2)油门踏板标定。
(3)制动踏板标定。(4)刹车距离标定。


2.2.3 线控底盘 CAN 通讯
(1)线控底盘 CAN 通讯协议认证。
(2)CAN 报文内容解析。(3)报文的发送与控制器的响应。


2.2.4 线控底盘故障诊断
(1)线控底盘常见故障诊断。(2)线控底盘故障排查。


2.3 智能座舱技术


2.3.1 智能座舱的技术架构与硬件平台
(1)智能座舱的整体架构。
(2)智能座舱技术架构及算法分析。
(3)智能座舱信息输入部件认知。
(4)智能座舱信息处理部件认知。
(5)智能座舱信息输出部件认知。

2.3.2 智能座舱关键技术
(1)机器视觉技术在智能座舱中的应用。
(2)语音交互技术在智能座舱中的应用。

(3)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座舱中的应用。


2.3.3 智能座舱场景测试
(1)智能座舱场景测试流程。
(2)智能座舱场景测试工具。(3)智能座舱场景测试标准。


2.4 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技术


2.4.1 车路协同系统架构
(1)车路协同系统的拓扑结构。
(2)车载与路端设备间的通信技术。
(3)车路协同系统中的传感技术。
(4)车路协同系统中的定位技术。

2.4.2 车路协同通信关键技术
(1)车路协同通信的标准体系。
(2)车路协同专用短程通信技术。
(3)移动蜂窝 V2X 通信技术在车路协同中的应用。


2.5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技术


2.5.1 Linux 环境配置与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环境部署
(1)Linux 环境配置。
(2)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环境部署。

2.5.2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的接入

(1)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接入环境感知系统的方法与注意事项。(2)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接入线控底盘系统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2.5.3 基于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的智能驾驶应用测试
(1)智能驾驶应用测试流程。
(2)智能驾驶应用测试工具。(3)智能驾驶应用测试标准。


2.6 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技术


2.6.1 虚拟测试场景的构建
(1)虚拟测试场景的要素。
(2)静态元素仿真建模。
(3)车辆动力学建模。
(4)交通流建模。

2.6.2 典型应用场景的仿真与测试
(1)AEB 系统仿真与测试。
(2)ACC 系统仿真与测试。
(3)LKA 系统的仿真与测试。
(4)APA 系统仿真与测试。
(5)V2X 系统仿真与测试。

2.6.3 XIL 仿真技术应用与测试
(1)SIL 软件在环仿真应用与测试。
(2)HIL 硬件在环仿真应用与测试。
(3)VIL 整车在环仿真应用与测试。


2.7 智能网联汽车功能测试与评价技术


2.7.1 封闭场地测试
(1)封闭测试场地的设计与构建。
(2)封闭测试场地的测试项目。
(3)测试结果分析与评价。

2.7.2 开放道路测试
(1)开放道路测试的应用场景。
(2)测试结果分析与评价。

2.8 智能网联汽车运维技术


2.8.1 智能网联汽车日常维护
(1)智能网联汽车的日常检查与保养。
(2)智能网联汽车的日常整备与调试。

2.8.2 智能网联汽车资产管理
(1)智能网联汽车维修与事故救援管理。
(2)智能网联汽车证照与数据管理。
(3)智能网联汽车租赁运营管理。
(4)供应商管理。

2.9 智能网联汽车故障排查


2.9.1 智能网联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
(1)智能网联汽车的电气原理。
(2)智能网联汽车故障检测工具的使用。
(3)智能网联汽车故障诊断。

2.9.2 智能网联汽车单一系统故障排除
(1)环境感知系统故障排除。
(2)线控底盘系统故障排除。
(3)智能座舱系统故障排除。
(4)车辆通信系统故障排除。

2.9.3 智能驾驶功能故障排除
(1)智能网联汽车主动安全功能故障排除。
(2)智能网联汽车舒适类功能故障排除。

2.10 AUTOSAR 软件架构与通信测试


(1) AUTOSAR 架构组成。
(2) AUTOSAR 接口和通信协议。
(3) AUTOSAR 软件组件测试。
(4)核心模块的功能和作用。

3.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
《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
《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

4. 国家标准

GB/T 5624《汽车维修术语》。

GB/T 19596《电动汽车术语》。
GB/T 18488.1《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 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8488.2《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29307《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可靠性试验方法》。
GB/T 24347《电动汽车DC/DC 变换器》。
GB/T 39086《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40432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
GB/T 38117《电动汽车产品使用说明一应急救援》。
CB/T 38283《电动汽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指南》。
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3890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T 3798《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G/T 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GB/T 15746《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方法》。
G/T 41798-2022《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
GB/T 43766-2024 《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技术要求》。
GB/T 43758.1-2024 《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环境技术条件 第1部分:公共道路》。GB/T 40429-2021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


图片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