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解读国际R155法规和GB整车强标要求的差异性

2024-05-10 09:56:27·  来源:汽车学堂Automooc  
 

在早期的汽车软件设计中,汽车本身很少与外界互联,并没有考虑太多的安全性。而随着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大量的软件控制取代了机械控制,带来了ADAS、OTA等智能网联功能,汽车不再是单纯的机械物件,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时代。然而智能网联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


当汽车进入新能源时代,车载T-BOX、IVI系统,OBU车载设备等外连端口的增加带来更多潜在的入侵途径,黑客可以通过射频系统、3G/4G、蓝牙,wifi等入侵窜改数据,破坏安全。


2015年,Jeep切诺基车载娱乐系统被曝存在漏洞,黑客可以通过这些漏洞远程控制刹车与转向系统,直接导致Jeep公司召回150万辆汽车。


2019年,有研究人员在特斯拉 Model S的电子钥匙中发现了一处安全漏洞,或允许攻击者快速克隆电子钥匙并偷走汽车,且全程无需直接接触车主的电子钥匙。


此后,特斯拉Model X又被爆出无钥匙进入系统中的漏洞允许进行不同类型的更新,黑客可以通过蓝牙连接重写密钥卡的固件,从密钥卡上解锁代码,据称,只需要90秒,300美元成本就能偷走一辆Model X。


汽车领域的安全问题,不仅可能损害个人隐私、财产,甚至造成驾驶生命安全威胁。


为应对汽车网络安全问题,建立健全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第一步就是相关标准法规的建设。


今年5月初,工信部开展了《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等四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并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必须直面汽车网络安全问题。这份标准被业界称为史上最详细的汽车信息安全强制标准。


在国际上2021年颁布了R155法规,是全球第一个汽车信息安全强制法规,法规规定了车辆制造商需要满足的信息安全强制要求。但是R155法规只适用于1958协议下成员国,中国1958协议国中(如果是生产的汽车要销售到这些成员国家中还是需要通过R155相关认证)


本文对比分析国内的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强标和国际R155法规的区别不同。


0法规初步介绍


1. 国际法规——R155


当前信息安全国际法规主要是联合国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发布的《关于网络安全和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车辆审批的统一规定》(简称R155)。


R155在2021年1月份生效,规定了在2024年7月之前所有的车型都必须通过法规要求,2021-2024年是过渡期。R155法规对汽车网络安全强制要求划分为两部分内容:


一是针对汽车制造商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对应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CSMS)。


二是针对车辆产品的网络安全能力要求,对应车联网络安全型式认证(VTA)


CSMS: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包含有管理、流程、开发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VTA:车型认证,即基于CSMS进行开发车型的认证。


这两部分各自需要进行认证并获得证书,认证的主体是主机厂,但是主机厂可能将具体的信息安全需求进一步传递给Tier1,Tier2供应商。


2. 国内法规——《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强标意见稿


强标意见稿结合网络安全法、《GB/T 40861-2021 信息安全技术 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以及RI55《关于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汽车型式批准统一规定》制定。


从文件来看,《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提出,应建立车辆的开发阶段、生产阶段及后生产阶段在内的车辆全生命周期的汽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涉及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车辆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处理,车辆信息安全测试,检测、响应、上报针对车辆的网络攻击和威胁,以及相关主题之间信息安全以来关系五个方面的流程。


一方面,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待未来《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正式颁布施行后,主机厂需要严格遵守该标准,因此其具有更高的效力。在一定程度上,或将提高汽车产品的安全门槛。


另一方面,征求意见的《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也更加细致,针对OTA、V2X等整车网络安全相关细分技术领域,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规范要求,未来可能与车辆段准入挂钩。


0国内法规与国际法规要求区别介绍


在CSMS系统要求上基本保持一致,但在技术要求、审核方式上有差异。


1.汽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R155针对所有UN1958缔约国生效,GB整车强标只针对中国生效。


R155是基于联合国《1958协定书》的,在汽车工业中,主要有2个协定:《1958协定书》和《1998协定书》。中国没有加入1958协定,只加入了1998协定,因此R155并没有直接影响到中国的企业。


2.VTA对象不同


R155可以针对E/E架构平台开展,一次认证可以应用于多个具体车型,而GB整车强标是针对每个具体车型开展认证,以及对同一形式判定方式有部分内容不同。


3.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R155强调过程,GB整车强标强调具体要求R155的具体要求完全依赖TARA分析产生,范围至少需要覆盖附录5中的内容,R155的VTA测试内容不是固定的,而GB整车强标则明确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是基本固定的。


总体来看,GB整车强标和R155在多数方面都保持了一致。但R155在识别和处置安全风险时提供了更具体的指导,而GB则在漏洞上报方面有更严格的要求。这些差别突显了两者在保证汽车信息安全方面的拥有不同焦点和方法论,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全面和多元的视角来建立和维护汽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车辆信息安全一般要求的区别


一致点:


1.都强调了需要遵循汽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都要求在VTA之前获得CSMS认证。车辆制造商应识别车辆的关键要素,对车辆进行风险评估,并管理已识别的风险。


2.都要求车辆制造商识别和管理与供应商相关的风险。


3.如有专用环境,车辆制造商应采取措施,以保护车辆用于存储和执行后装软件、服务、应用程序或数据的专用环境。


4.车辆制造商应通过测试来验证所实施的信息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5.检测和预防网络攻击的措施,都有对应的条目要求。


6.为分析网络攻击、网络威胁和漏洞提供数据取证能力。


不同点:


1.车辆制造商应采取处置措施保护车辆不受风险评估中已识别的风险影响


尽管两者都有相关要求,但基于不同的引用和方法来制定保护措施。GB整车强标是基于第七章的要求进行保护,而R155则是基于TARA分析结果并主要参考Annex 5, Part B和Part C来开展保护。


2.密码安全要求


GB整车强标和R155在这方面有不同的要求。GB整车强标规定需要采用符合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密码模块,而R155没有强制要求加密方式。


3.车辆应采用默认安全设置


GB整车强标有明确的要求,而R155没有独立的条目来要求这一点,它是依赖于TARA分析结果来决定的。


4.汽车数据处理活动中的数据车内处理、默认不收集、精度范围适用、脱敏处理、个人同意及显著告知等要求


GB整车强标有具体的要求,需符合特定的规定,而R155没有特定的条目来规定这些要求。


技术要求区别


1.系统完整性和漏洞管理


GB整车强标技术要求中,强调了需要确保系统的可信根、引导加载程序和系统固件不被篡改,并在受到篡改时可以通过安全机制确保其无法正常启动。此外,要求车辆软件系统不应存在任何已知的高危安全漏洞。


UNECE R155也要求车辆制造商实施风险评估和缓解措施,包括注意到可能的高级漏洞和攻击手段,并考虑可能的攻击影响,来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


2.身份验证和数据验证


GB整车强标要求,明确规定车辆和在线升级服务器需要进行身份验证以保证其身份的真实性,同时要验证升级包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UN155不直接讨论身份验证和数据验证问题,它强调了通过对潜在的威胁、漏洞和攻击手段进行全面分析来实现安全性。


3.数据保护和个人信息


GB整车强标要求,对数据保护和个人信息进行了全面保护,包括对存储在车内的关键数据、安全日志和个人信息的保护,以及对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的规定。在UN155中,也明确提及了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保护措施,确保数据不会被非授权访问或丢失。


4.日志记录和实践追踪


GB整车强标要求,强调了需要记录在线升级过程中的失败事件,并保证日志存储时间不少于6个月。


在UN155规定制造商应进行全面的威胁分析,其中可能包含可能发生的不同攻击影响的记录和评估,没有具体提及日志存储的时间要求。


GB整车强标在R155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国情进行了更为细致和有针对性的调整优化。它们共同构筑了一个多元化且层次丰富的指导体系,旨在协助车辆制造商筑牢车辆的网络安全防线。


在近两年接触到的爆发式增长的信息安全需求,建议国内主机厂、涉及到电子电气架构零部件的供应商,都应该开始对信息安全进行治理,主要原因是:


1.汽车网络攻击的威胁将会进一步加剧:一方面汽车软件化将会进一步提升,另外一方面传统IT出生的黑客对汽车系统的了解将会快速加深,上文中已有的被攻击的案例就能说明攻击汽车的可行性。


2.信息安全将会被法律法规强制化:国际国内法规在近两年发展非常快速,信息安全马上将会强制化。


3.信息安全实施需要时间:就以当前R155中要求的CSMS认证来说,其中涉及到了管理、流程、开发、验证、持续管理、供应商管理等,根据不同的企业和项目需要的时间不同。实际上在R155颁布(2021年初)以来,当前几乎还没有车企获得相应的证书。因此为了避免临时转型阵痛,信息安全需要及早投入。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