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蓄电池回收再利用——动力蓄电池回收再利用安全数据管控要求

2022-03-04 20:31:49·  来源:汽车测试网  
 
一、动力蓄电池回收再利用溯源管理数据信息溯源须在电池回收及储运、回收再利用检测分类及拆解、再利用电池组设计、再利用电池生产、梯次电池使用、动力电池材料

一、动力蓄电池回收再利用溯源管理


数据信息溯源须在电池回收及储运、回收再利用检测分类及拆解、再利用电池组设计、再利用电池生产、梯次电池使用、动力电池材料再生利用、安全事故处理这七大环节中,实现数据、对象和应用场景之间的全流程立体可追溯。


1、各个流程阶段的数据管理


1)对象编码


(1)在电池回收过程中,应按照《GB/T 34014-2017 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给回收电池包打上标签并匹配其专属序列号,对应其原始出厂编码,实现电池出厂数据与后续再利用数据之间的联通。


(2)在电池再利用过程(包括将回收电池包拆解成最小单元(模组或电芯)、电池包重组及其材料再生)中,应分别给最小单元和重组电池包打上标签、匹配其专属序列号并关联各流程数据。


(3)每个标签序列号对应不同流程中该标签对象所能采集的一系列数据,将其串联起来达到数据溯源和管理的目的。


2)数据采集与管理


(1)在电池回收再利用流程中,采集各环节安全事故的诱因数据和现象数据,并按照隐患溯源、成因分析、事后追责的顺序进行数据整理。


(2)数据采集工作需结合电池回收再利用过程中的实际场景,实现采集过程的低成本、高效率、简洁化、非重复。


(3)对于流程中存在却难以对应数据类型的其他安全隐患,可以考虑增加数据采集模块、增加数据源,实现对安全隐患更全面的监管。


2、过程数据的处理和存储


(1)根据数据的属性、完整程度、采集难易度等差异,对不同类型数据进行预处理,便于数据存储;


(2)根据数据之间的合理关联,设计与之匹配的存储方案。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优化数据的读写与更新速度;


(3)确定溯源过程中数据与安全隐患之间的逻辑关系;


(4)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挖掘安全隐患的量化评判标准,提出排查处理方式的合理化建议。


二、大数据分析和运营管理


1、安全隐患预测告警


(1)流程监管:根据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结合生产、储运、使用等实际场景,按照产品与场景互相验证原则进行全流程安全监管;


(2)各环节中间产品质量监管:对各环节中间产品进行相应检测,分析其产出数据是否满足产品安全相关要求,必要时可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与流程相协调的质量监督;


(3)产品使用监控:对使用场景中电池数据进行全方位采集和阶段性分析,通过各项性能指标变化情况判断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达到预警目的。


2、安全隐患反馈和处理


(1)应及时排查预警的安全隐患;


(2)实现隐患对象数据溯源,协助分析人员找到隐患发生的来源;


(3)对隐患处理结果进行后续跟踪,查看该类型隐患是否能够准确预测并得到及时处理,持续优化全流程风险管控能力;


(4)将安全隐患相关的反馈、处理和后续跟踪记录与相关流程数据相关联,实现全流程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


三、安全事故中的数据运用


1、安全事故前的数据溯源


安全事故发生后,可调取的事故相关信息主要包括:


(1)事故对象在回收再利用各环节中的全流程数据、隐患的历史告警、反馈处理和后续跟踪记录;


(2)结合安全事故发生后的现场情况,梳理事故对象全流程可获得数据,综合分析安全事故发生成因。


2、安全优化建议


(1)为保障溯源过程的准确性,检测人员须定期对数据采集方法进行必要的校准或校验,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相关检测机构应根据实际使用条件,做好产品质量验证、数据准确性评估等监督工作;


(2)通过数据溯源对事故成因进行分析,并根据数据记录界定相关责任方;


(3)对于不能判断成因的安全事故,通过溯源事故对象的历史数据信息,总结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对该类型事故进行合理规避;


(4)相关责任方应对已发事故进行细致分析,补充之前被忽略、却对实际安全保障至关重要的数据项,优化数据项与安全项之间的逻辑关联,实现更准确的预警、更高效地排查,不断迭代升级、优化溯源流程。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