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SI 2020版规程简介 | 车内乘员安全指数

2021-10-11 13:41:35·  来源:CIASI保险汽车安全指数  
 
01、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针对保险赔付风险相对突出的情况:易发生乘员空间侵入的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侧翻滚翻(顶压)、追尾(挥鞭伤
01、车内乘员安全指数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针对保险赔付风险相对突出的情况:易发生乘员空间侵入的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侧翻滚翻(顶压)、追尾(挥鞭伤),并从假人伤害、车辆结构、约束系统与假人运动等维度对车辆的乘员安全保护性能进行测试评价。车内乘员整体评价正式纳入2020版规程。


(总体评价)

01、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与评价规程

指数规程
2017版
2020版
主要变化说明
驾驶员侧25%偏置碰撞试验规程
1. 主驾侧H III 50th男性假人,增加后排左侧H III 5th女性假人;2. 试验质量由“车辆试验质量应比所测得的整备质量重125kg~175kg”更新为“车辆试验质量应比所测得的整备质量重150kg~200kg”;3. “使用外接12V电源”更改为“使用原车12V电源为车辆电气系统供电”。
驾驶员侧25%偏置碰撞评价规程
1. H III 5th女性假人伤害,约束系统和假人运动数据,作为监测项采集数据,该数据结果不计入整体评价;2. 在侧面头部保护评价中,若气帘在展开过程中被卡住,则不能被判定为侧面头部保护安全气囊展开后前方覆盖范围充分;3. 针对前方覆盖范围有限的情况增加侧面头部保护安全气囊防抛性能作为审核项;若车辆满足侧面头部保护安全气囊防抛性能,则前方覆盖范围有限1个缺陷不扣除;4. 在乘员防护及其他中,乘员前倾评估只考察腰带松弛量。
乘员侧25%偏置碰撞试验规程
×
1. 相对于驾驶员侧偏置碰撞,在副驾侧增加H III 50th男性假人;2. 比整备质量大240kg~290kg。
乘员侧25%偏置碰撞评价规程
×
同时考察了驾驶员侧和乘员侧假人伤害、约束系统和假人运动以及车体结构;后排假人作为监测项,不计入车内乘员整体评价。


(驾驶员侧25%偏置碰撞试验)

02、侧面碰撞试验与评价规程

指数规程
2017版
2020版
主要变化说明
侧面碰撞试验规程
不变
侧面碰撞评价规程
1. 在假人头部运动评级中,若侧气帘在展开过程中被卡住,则不能判定为头部受到头部保护系统(一般是安全气囊)的有效保护;2. 针对车辆内饰或结构可以防止头部与MDB接触,新增上部内饰吸能性能测评作为审核项,若上部内饰件满足性能要求,则头部评价为良好。否则,此处头部评价为一般。

· 碰撞速度:50km/h
· 碰撞形式:移动壁障90度侧面撞击试验车辆驾驶员侧
· 碰撞位置:以车辆轴距决定碰撞参考距离(IRD)
· 试验假人:SID-IIS 假人(2个)
· 移动壁障:重量1500±5kg,重心离地566±25mm



(侧面碰撞试验)

03、车顶强度试验与评价规程

指数规程
2017版
2020版
主要变化说明
车顶强度试验规程
增加HPF头型装置进行顶压测试(监测)
车顶强度评价规程
载荷质量比调整:1. 良好评价由4.00>SWR≥3.25调整4.00>SWR≥3.50;2. 一般评价由3.25>SWR≥2.50调整为3.50>SWR≥3.00;3. 较差评价由SWR<2.50调整为SWR<3.00。


· 测试压板角度:纵轴前倾角水平向下5°,横轴外倾角
· 水平向下25°
· 测试压板法向移动量:127mm
· 平均速率:约5mm/s


(车顶强度试验)

04、座椅/头枕试验评价规程

指数规程
2017版
2020版
主要变化说明
座椅/头枕静态试验规程
坐标系向下为+Z(静态、动态)调整为向上为+Z(静态、动态)
座椅/头枕动态试验规程
1. 座椅靠背角25°调整为设计位置(企业提供)或25°(企业不提供);设计角小于20°,则调节到20°;设计角大于30°,则调节到30°;2. 假人骨盆角由26.5±2.5°调整为设计靠背角+1.5°±2.5°。
座椅/头枕试验评价规程
1.增加NIC值指标(NIC≤18,作为低风险);2.颈部力限值调整(取NIC指标和颈部力中取较差的结果);3.增加降级处理:座椅滑轨失效、高调非设计性失效。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