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发展的五个层级和立法思考

2018-09-27 00:10:22·  来源:腾讯研究院  
 

“自动驾驶”更强调人的角色,而“智慧交通”则是从更宏观的层面规划整个系统。

制造强国,标准先行。工信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共同推出了国家车网联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其附录中包含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体系表,具体包括术语定义等基础、通用规范、产品预计是应用以及相关标准四个部分。而目前我国的立法现状,主要涉及信息、通信、交通管理、公路、测绘、质量、召回和标准八个方面。

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管理,主要涉及工信部、交通部门、公安部、测绘局、国标委、保监会、发改委等。

另外,还有一些行业组织,包括工信部主导的国汽智能网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发改委主导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以及行业协会等等。从各个层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此外,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今年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主要规定了:

第一,“谁来做”—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及测试车辆要求;

第二,“怎么做”—测试申请及审核程序、测试工作管理要求;

第三,“出事了怎么办”—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

但在地方层面,去年12月北京市就率先发布了关于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实施细则。截至今年7月,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四个直辖市已经全部发布了对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管理办法。

谈及目前的法律障碍,民事法律最主要的就是侵权责任法,例如其中规定的产品责任类型与划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侵权责任不仅涉及传统的生产者和销售者,还涉及到产品的设计者。在刑法层面也涉及到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等罪名内容的重新认定和判断。

另外,在交通法规方面,也存在一些法律障碍。例如目前所有关于道路和交通管理法规起草的技术基础,都是人类驾驶。而当人类驾驶员消失之后,这些法规的合理性需要进一步探讨。

另外,还涉及测绘法以及银保监会的监管。经过实地调研发现,保险行业完全可以在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过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同于我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的情况,欧洲的标准大多为保险公司制定的。究其原因就在于,保险公司作为最终的赔偿方,需要制定更为严格细致的标准去规范行业行为。

展望自动驾驶产业的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高度同步的。从法律设计角度来看,大体可分为:传统道交法和相关法律调整阶段、道路测试阶段、试商用阶段和规模化商用阶段。目前我国的立法现状正处于第二阶段。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与阶段的变化,无人驾驶的法律标准也会随之不断更新。

也许未来人类驾驶会完全被自动驾驶取代,甚至成为违法行为也未可知。因为,自动驾驶相对人类驾驶的经济型主要体现在:相对低事故率与道路资源集约。另外,人类的生理限制,也使得自动驾驶的优势更加明显。所谓“懒人推动世界进步”,也不无道理。

除此之外,自动驾驶领域还有很多涉及刑事、交通、测绘等诸多法律、道德、伦理问题有待研究与解决。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