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打造实验充电车,10分钟能充100kWh电

2025-10-09 15:56:19·  来源:汽车测试网  
 

近年来,随着电动化步伐的加速,续航里程已不再是主流电动车用户最焦虑的问题。相比之下,如何将“充电时间”进一步压缩,让补能体验接近燃油车加油的便捷性,成为各大车厂新的突破口。外媒《Autocar》最新报道就披露,梅赛德斯-奔驰正借助一辆基于V-Class打造的“移动实验室”——实验充电车(Experimental Charging Car,简称 ELF)——推进在极端条件下的充电技术开发。

图片

这辆 ELF 充当奔驰探索未来充电形态的试验平台,它搭载了五种不同的充电接口,囊括有线高功率充电、无线感应充电、自动导电充电、双向能量回馈以及太阳能充电等方式,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各种补能情景。

奔驰充电开发负责人 Malte Sievers 曾表示:“下一步竞争就是便利性。消费者期望充电像加油一样,快速、顺畅、无感,这正是 ELF 的研究方向。”

在有线充电方面,ELF 配备了两套主流技术:组合充电系统(CCS,dual-port CCS)以及兆瓦级充电系统(MCS,Megawatt Charging System)。

CCS 接口位于前保险杠两侧,主要用于推动量产系统极限性能。ELF 的 CCS 系统最高支持约 900 kW 的功率输出,在电流达到 1,000 A 的条件下,十分钟内便可向电池注入约 100 kWh 能量——这一补能速度大致是新 GLC EQ 三倍。

而 MCS 技术源自于重型电动运输系统的应用需求,其功率上限则更高,ELF 用以检验在极端大功率条件下,电池、热管理与线缆等系统的耐受性与可靠性。

在相关报道中,有讨论指出,奔驰此前也曾在 AMG GT XX 概念车上,用原型 CCS 充电器实现超过 1 MW 充电的实验,达到 1,041 kW 峰值功率,并在短时间内持续供能。

ELF 的无线充电方案同样受关注。它支持车载线圈与地面线圈之间 11 kW 级别的电磁耦合充电,这种方式被视作“补能补充”或日常短时快充方案的一种补充手段。

同时,自动导电充电系统也在测试中,这一系统旨在实现车辆与高功率电缆的自动连接,无需人工插拔。

在双向充电方面,ELF 支持交流与直流的能量反馈,可将电动车电池作为家庭备用电源、对电网回馈能量或驱动户外设备。未来奔驰计划让用户“电车变电站”,通过车辆与电网互动产生积分,再用于抵扣充电费用。

此外,ELF 顶部还安装有光伏阵列,在理想光照条件下,每日可为车辆增加大约 30 公里的续航,以对冲待机损耗或在停车过程中进行缓充。

在基础设施层面,奔驰也在推进高功率公共充电网络的建设。其在美国发布称,从 2026 年起,将整合 Alpitronic 的 HYC1000 快充系统,每个充电桩支持高达 600 kW 输出。

这种布局意在为未来车队、豪华车型甚至具备 MCS 兼容能力的电动车提供支撑。

通过 ELF 这样高度集成、可移动的试验平台,奔驰试图在真实条件下验证多种充电方式之间的协同、高功率充电下的热管理极限、连接机制的可靠性以及未来车辆能源生态的可行性。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