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烧毁了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狂欢
一、引言
人们总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事故,正如“遥遥邻先”时发生的无数起事故一样,“粗粮”仅仅只是“烧死了”3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学生,但没想到,量变到质变来得如此之快,伴随主管部门重拳出击,强标加速制定,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始于2015,兴于2020,卒于2025。
尘归尘土归土,泡沫背后,这一场产业的狂欢还能为行业留下点什么?
二、前记
2015年,新能源汽车来到产业发展的拐点,即将迎来大发展,但对于汽车企业,电动车可瓜分的资源所剩不多。
对于企业行业的领导者们,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此时此刻,5G的风迎面吹来,应用场景的需求让一帮通信行业的巨头把目光转向了汽车行业这片净土,“车联网”和“V2X”观念应运而生。通信行业找到了新的发力点,“智能网联汽车”概念“既要又要也要”满足你的一切想象,“车路云网图”背后万亿级别的市场破土而出。
整个行业为之疯狂,“Waymo+”成为融资密码,一个普通程序员回国包装,配合粗糙的ppt,成千万上亿的融资就排队等着你。此时此刻,每个汽车行业的人都充满了对于未来的向往和憧憬,互联网思维和金钱的灌输仿佛在汽车行业一潭死水中激起绚烂的波纹。
但“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每个汽车人的命运都在此时渐渐发生了变化。
三、故事和事故
2025年初,所谓的“智能驾驶”功能,在互联网的持续努力下,已经可以把打呼噜的你送到目的地,可以让酒驾的你坐在副驾驶躲避惩罚,甚至可以让作为司机的你躺在后排享受电影和女朋友给你带来的快乐……
一切都那么美好,又如此癫狂。
中国汽车智驾技术仿佛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用狂妄的眼神蔑视着百年积累的汽车行业,打得国际品牌丢盔弃甲,每家企业都在竞争,谁能用最低的价格、最简单的配置、最低的算力为用户提供最疯狂的产品,仿佛继新能源汽车后,中国汽车产业又一次在弯道上完成了超车。
这十年间,车型研发周期由6~10年减少为1年3代,汽车行业从业者从稳定变为“颠沛流离”,互联网的思维已经在汽车行业根深蒂固。
产品层面,创新成为永恒的关键词,人人创新,车车创新;讨好消费者成为产品的核心目标,只要消费者用着开心,安全都可以成为牺牲品。
从摄像头到激光雷达,从门把手到后视镜,从手势交互到眼神换道,一次又一次地突破用户认知,每个品牌都在比拼创新的力度,为消费者提供大量的情绪价值和感官盛宴。
此时此刻,半成品可以上市销售,技术可以通过OTA持续迭代,甚至产品可以卖给用户后再进行大里程测试,创新也同步应用到研发层面。
而作为从业者,并没有享受到创新的红利,反而体验到裁员、破产的持续压力,从业者都在寻找跳槽的机会,汽车企业研发岗位2年已经变成了“老员工”,逐渐丧失了对于汽车研发流程的严谨和敬畏心,更关注于下一份工作的薪资和职级。
汽车行业在疯狂内卷下,一场接一场的发布会,并没有带来产业的大繁荣,反而将产业从一个寒冬带向另一个寒冬。
这十年,一切都大变样了。大家都在“杀鸡取卵,饮鸩止渴”,都像皇帝新衣里的大臣,假装看不见就当没有发生。我们开始捂住耳朵和眼睛,处理掉一个个提出问题的人。
部分从业者说,“科技的发展都是靠生命作为代价的迭代,主管部门一定会给产业发展机会,并且给予行业足够的宽容。”
换句话来理解,“我们”打算用陌生人的生命,来交换荣华富贵,吃着人血馒头,做着春秋大梦,挥舞着资本的力量,一次次用金钱去交换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挑战着人性的软肋,成为融资路上的垫脚石。“我们”还在幻想主管部门的认可,企图包装成一个个科技圈和金融圈的神话故事。
但是,黑天鹅,来了!
在1个普通的夜晚,1条普通的高速公路,1个非常规的施工场景,3个普通的大学生,1个普通的新手司机,1款超越“遥遥领先”的网红发烧电超跑,以及1场由智驾引发的交通事故悄然发生,黑天鹅,来了。
四、重拳出击
公安部出手了,明确了辅助驾驶定义,告诉你虚假宣传会判两年;
工信部出手了,闭门会纪要流出,汽车企业严禁夸大宣传,严管产品准入,加速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强标制定;
甚至连一直充满争议的“创新”门把手也进入了管辖范围,《人民日报》为之背书和宣传。
主管部门抛出了辅助驾驶管理办法,为这场汽车行业科技的狂欢泼一盆“冰水”。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会看到,全球最严的组合驾驶辅助(L2)强标,提出最严格要求,配合最复杂的测试场景,附加最全面的研发体系要求。还可能看到自动驾驶强标接踵而至,摧毁你绕道L3继续吹牛的痴心妄想。
五、行业的幻想与现实
此时此刻,很多从业者还在幻想!
幻想管理部门可能还会给自己“劣质”的产品留条活路,理由是“廉价劣质”的产品可以有效提升装车率,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产值”。
在华丽的包装下,心存侥幸的人依然怀揣着“劣币驱逐良币”的梦想,误认为自己的运气和产业的宽容是自己的实力。
但是,汽车行业在政策和强标的双重加持下,标准由引领产业发展重回规范产业发展,主管部门的表态已经指明了唯一道路,严谨的开发流程和安全导向的产品才是应对这一变革的最终出路。
心存幻想只能带来被淘汰的结局。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仅仅是汽车发展历史上锦上添花的一笔,哪怕没有,又能怎样?
面对变革,有些企业,可能等不及那一天的到来了。劣币终将会被淘汰,一个个顶着科学家光环的骗子终将被退下的潮水展示出底裤的成色,很欣慰,这一天这么快就来了。
时间回退,
如果管理再强势一点,
如果政策标准可以快一点,
如果企业宣传少一些“遥遥领先”,
如果用户再保守一点,
如果我们没有让互联网思维进入,
如果我们不被资本裹挟,
如果发烧的产品没有席卷汽车行业,
如果汽车行业还是那片勤勤恳恳的净土,每个人从一而终,为了一代代产品持续努力,那现在的驾驶辅助系统会是什么样子?
也许我们并没有那么需要“门到门”大模型,我们更需要一个用着安全,可以减轻驾驶任务的基础功能。让我们重回“我需要”,忘记那些“我觉得你需要”,让汽车回归本质,成为一个交通工具吧。
六、后记
一台为发烧而生的产品,一场交通事故。主管部门基于“发烧产品”加速了行业管理的步伐,也烧毁了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狂欢,如果及时清醒过来,回到我们最初的模样,勿忘初心,可能还来得及。
小小强的胡言乱语,我写个爽快,您听个乐呵。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欧盟清洁氢伙伴关系通过26个前沿氢能项目推动创新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烧毁了汽车行业“弯道
2025-05-11 10:49
-
欧盟清洁氢伙伴关系通过26个前沿氢能项目推
2025-05-11 10:48
-
奇石乐集团与凯乐公司进一步深化在中国市场
2025-05-10 13:05
-
HDMI技术在车载娱乐系统中的应用与测试
2025-05-10 13:03
-
解锁智能网联汽车的“气象试炼场”——降雨
2025-05-10 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