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保证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工信部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计划
近年来多起交通事故凸显出电动和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危急情况下存在响应滞后甚至失效的风险。例如,小米SU7高速事故中出现“车门锁死”现象,引发公众对其紧急开启机制的质疑;问界M7发生追尾起火后也曾因电路断裂导致门把手无法正常开启,影响乘员撤离。相关事件促使监管部门加快了标准制定进程。
2025年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并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随着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日益普及,隐藏式及电动式车门把手因具备较强的视觉美感和科技元素被广泛采用,但其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例如断电后失效、误触操作、识别难度高以及结构强度不足等。针对此类技术隐患,工信部计划通过新标准强化在紧急场景下的车门开启能力,明确应急开启机制与安全标识布置要求,同时对把手的结构强度、防夹设计、误动作控制等方面提出具体技术规范和验证方法。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此次标准草案将适用于M1类和N1类乘用车以及多功能货车,其他车辆类型可参考执行。标准将重点提出六大技术要求,包括引入机械备份或断电保护机制,确保在电路中断或碰撞时车门系统仍能被正常开启;完善门把手在翻滚、坠落事故中的误触防护能力;明确应急式和隐藏式车门把手的标识标准,提升乘员在紧急状况下的识别效率;强化车门把手的结构承载性能;规定电动外把手的防夹技术参数和验证手段;新增动态场景下的性能测试内容。据悉,目前国内虽已对车门把手的强度、耐腐蚀等有基本规定,但在结构布局、安全标识和复杂功能方面尚属空白,新规出台将填补这一技术缺口。
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工信部提出了以下修订建议:
增加安全冗余设计:要求车门系统在断电、碰撞等事故中仍能开启,确保救援及逃生活动的顺利进行。
防止误操作:在车辆翻滚、坠落等事故中,门把手应具备防止误操作的功能,降低乘员跌落风险。
规范安全标志: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全标志进行规范,确保标志的可见性,降低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
加强结构强度要求:确保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明确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规定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保障乘员安全。
增加动态试验要求:明确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验证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
该标准适用于M1类、N1类汽车和多用途货车的车门把手,其他车辆车门把手参照执行。
现有标准的不足
目前,国内已有相关标准对门把手的耐久、强度等进行了技术要求,如QC/T 988-2014《汽车车外门拉手》和QCT1211-2024《乘用车车门内开拉手总成》。然而,随着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应用,现有标准未能涵盖其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等方面的具体技术要求。
小鹏汽车董事长曾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及门把手在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不足,正研发新方案以提升应急开启能力。长城汽车高层在公开场合直言隐藏式门把手虽可改善风阻,但存在结构重、噪音大及事故缺电情况下无法开启等多重弊端,明确表示不会盲目追随趋势。新标准的落地预计将推动汽车门把手从强调设计感向保障乘员生存空间的方向演进。
随着《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推进,汽车门把手的设计有望从追求科技感转向安全优先,提升整体车辆的安全性能。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VA One在eVTOL噪声分析与优化中的应用
2025-05-09 17:35
-
首次立法!「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解
2025-05-09 16:14
-
太离谱了!百度导航居然开始在路面上打广告
2025-05-09 14:45
-
使用 ITN 3000 远程车辆模拟器进行 V2X 测
2025-05-09 11:41
-
重磅!保证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工信部
2025-05-09 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