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技术 > 正文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油冷技术解析

2023-12-06 17:44:09·  来源:汽车测试网  
 

纯电动汽车是当今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趋势,驱动电机也向着更高转矩密度、更高功率密度的方向不断迈进。集成油冷电驱系统以其结构紧凑、低成本、高效率已经成为电机功率密度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

图片

电驱系统集成

1、新能源汽车电驱总成发展趋势

乘用车电驱动总成由简单物理集成向机﹣电﹣热深度集成。

扁线电机、油冷技术、高速减速器、碳化硅器件、兼容800V电压平台、功能安全、硬件加密等核心零部件与关键技术逐步应用于三合一总成产品,系列化、规格化、功率转矩可扩展的三合一总成产品不断增加,多电机耦合、多挡变速器等构型开始在乘用车电驱动总成中涌现。

图片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发展趋势

驱动电机的峰值功率、有效比功率、峰值转速等性能持续提升。

新型油冷或油水复合冷却技术方案占比增多。

扁线电机更多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

2、油冷电驱系统

高功率密度和高转矩密度是电机发展长期的趋势,但电机的功率极限能力往往受电机的温升极限限制,最常见的永磁电机的性能随着温度上升而衰减,因此提高电机冷却散热能力能立竿见影的提高功率密度。提高功率密度的三种技术手段包括:电磁设计优化、电磁材料更新、系统热管理性能提升。

(1)驱动电机冷却方式

电机的冷却,按冷却介质可以分为风冷液冷(水冷和油冷)两大类。

风冷:利用机壳外部的一些散热鳍片,通过流动的气流将热量带走,散热效率相对较低。

水冷:在电机机壳中增加水道,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将热量带走,已成为目前主流的冷却方式。

油冷:其优势在于油品具有不导电、不导磁,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以直接接触电机内部组件,深入到转子、定子绕组内部进行更完全的热交换,使得散热效率更高。


图片
水冷及油冷系统结构对比

(2)三合一驱动系统油冷方案

三合一集成电驱系统将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及减速器集成在一起,减小了整个电驱系统的质量和体积,有效的降低了电驱系统及整车的制造成本,已经成为当今广泛运行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三合一集成电驱系统的冷却一般分为风冷、水冷和油冷,其中油冷系统结构紧凑、冷却效率高是一种优良的电驱冷却方式。

图片
三合一油冷电驱系统总成

油冷电驱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油泵、油滤、热交换器。

工作原理:电驱冷却油通过油泵从电驱油底壳进入油冷器,在油冷器内与整车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后对电机进行冷却,再回流至电驱油底壳。

图片

3、油冷系统结构及原理

油冷技术,对于转子来说,有浸油冷却、油冷轴;对于定子,有浸油冷却、绕组喷淋冷却、槽内冷却等技术路线。

(1)定子轭部油孔

Tesla ModelY-定子油槽+端部油环喷淋:铁芯叠片错叠,有利于槽内绕组散热,流阻会增大。

图片
Tesla ModelY-定子油槽+端部油环喷淋

联电铁芯油槽:采用并联+串联方式,铁芯和槽内绕组散热好,流阻会增大。

图片
联电采用铁芯开油槽+油环的油冷方案

小鹏油冷扁线电机:铁芯中间进油和一侧进油:从一侧进油,喷淋上两个绕组端部的油温会有差异,可以从油孔设计上考虑绕组温度的平衡。

图片
小鹏扁线油冷800V三合一电驱动总成

(2)定子凸耳结构

油管直喷对喷淋角度有要求,容易产生局部热点,槽内绕组温度相对较高。

图片

(3)创新型油冷结构

创新型的油冷结构包括:博格华纳的向心式油冷技术、Lucid Air motor的齿内直冷技术、舍弗勒的槽内油冷技术、马勒的“沉浸式”冷却技术、雷诺CMF的转子直喷技术。

图片
创新型油冷电机方案

4、油冷电驱系统发展趋势

由于油冷电机的优势,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企图占领技术制高点,如特斯拉、本田、丰田、通用、日产、比亚迪、上汽等先进车企,代表车型为丰田普锐斯2017款、宝马i3、雪佛兰Volt等。

图片
水冷&油冷技术应用

油冷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使电机的尺寸更紧凑,降低对部分零件的要求,如轴承、油封,使其设计开发难度及成本大大降低,让产品更具竞争力。油冷系统直接冷却热源(绕组)的冷却方式,其散热效率高,并可显著提升功率密度,是下一代电机冷却系统的趋势。

但复杂的油路系统设计以及较高的工艺水平,同时也限制了油冷技术的发展。对于油冷电机来说,“油”冷却介质的要求也有很多,例如清洁度、油品兼容性、散热冷却效率(粘度,低温流动性,比热容,闪点等指标)、对多种金属的腐蚀性,尤其是高温腐蚀、抗泡性能对散热循环管路的气穴腐蚀等等,都制约着油冷技术发展,也是今后技术发展需要突破的壁垒。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