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乘用车电驱动产业系列研究报告》 即将发布

2020-07-09 23:14:20·  来源:中国汽研北京分院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0.6万辆,连续五年产销量位居世界首位。随着市场销量的不断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也是逐年提升,从2014年的0.32%提升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0.6万辆,连续五年产销量位居世界首位。随着市场销量的不断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也是逐年提升,从2014年的0.32%提升到2019年的4.68%,但总体仍偏低。

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5年、2030年将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0%、40%,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纯电动在乘用车领域技术路线明确,电驱动产业关乎能源与效率

在新能源汽车政策导向及市场需求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纯电动技术路线为主,插电式混合动力(包括增程式)技术路线为辅的发展格局。同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格局中,纯电动乘用车占据80%以上份额。得益于纯电动汽车在节能减排上的突出优势以及技术进入窗口优势,纯电动乘用车必将成为市场主流。

和传统汽车中动力总成的作用类似,电驱动系统在电动汽车能量转换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能量都是在这里转化,因而电驱动系统技术的优劣不仅关乎整车的性能、舒适度,更关乎整车能量能否高效利用,从而影响整个能源供给系统。随着纯电动乘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电驱动产业的战略价值将与日俱增。

中国电驱动产业面临“僵局”,报告可为发展提供“破局之道”

中国电驱动产业正经历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内忧”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2.0阶段,但电驱动产业仍处于1.0时代,发展速度不匹配成为电驱动产业内忧之一,主要表现在

(1)中国电驱动产业集中度不高,行业分散造成单打独斗的局面;

(2)对纯电动汽车及未来需求理解度不够,整车需求与电驱动供给产生错节;

(3)电驱动相关产品矩阵未形成系列化、平台化开发模式等;

其二,中国电驱动产业部分核心部件技术空心化导致其发展受阻。主要表现在高性能核心零部件如IGBT、控制芯片、高速油封及轴承等技术缺失,基本依赖国外进口。“外患”表现为外资电驱动产品快速进入到中国市场,凭借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逐步占据自主品牌电驱动产品市场份额。

基于上述发展情况及问题,中国汽研北京分院对纯电动乘用车未来在电驱动产业发展需求以及电驱动总成、电机电控、减速器、后市场等全产业链技术特点、竞争格局、产业规模、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行业智慧,编制了《纯电动乘用车电驱动产业系列研究报告》,可为行业相关企业及部门提供信息支撑及战略决策。

《纯电动乘用车电驱动产业系列研究报告》主要价值:

➢对于政府产业规划相关部门:

· 
本报告阐述了十四五期间中国纯电动乘用车发展趋势、电驱动产业产值情况(包括后市场)及国内电驱动产业分布情况等,可为政府产业规划相关部门招商引资、开发产业园区、制定发展战略等提供相关理论支撑。

·  
电驱动产业属于高端技术制造业,可带动大量就业以及工业附加值。

➢对于新能源整车企业:

·  
聚焦新能源整车企业关注点,对未来中国汽车产业产销形态、纯电动乘用车发展格局、整车与电驱动系统的匹配关系、电驱动系统、电机、控制器以及减速器的产品型谱、发展趋势和技术竞争格局、整车厂开发电驱动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整车厂电驱动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回答。

·  
可为新能源整车企业战略规划、产品规划以及电驱动配套选型提供支撑。

➢对于电驱动产业上中下游零部件企业:

·  
该研究报告对电驱动系统满足整车需求的构型及平台、电驱动产业链薄弱环节、国内外电驱动技术与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未来演化方式、零部件企业和整车厂供应关系演变、以及如何聚焦自身能力与优势打造行业龙头、快速占领市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  
可为电驱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提供战略思路、产品开发思路以及技术突破思路。

➢对于投资并购相关企业:

·  
该研究报告对电驱动产业链国内外优秀企业、电驱动产业发展主要瓶颈以及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思路、十四五期间各子系统产值情况以及电驱动产业后市场产值规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可为国内外投资并购企业提供产业发展依据以及为并购标的选择提供相关信息。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