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onal噪声,你了解多少?(一)

2020-03-14 00:35:17·  来源:海德声科 HEAD acoustics  
 
NVH技术部 昨天本期开始,我们将就tonal噪声的概念和分析手段做一个全方位的介绍,分期推送。生活中的tonal噪声我们的生活环境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从信号能量分
生活中的tonal噪声

我们的生活环境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从信号能量分布角度来说,可以分为宽频声音和窄带声音。宽频声音将能量均匀地分布在比较宽的频率范围,比如人耳可听到的所有频率成分的白噪声和粉红噪声;窄带声音就是我们常说的tonal信号,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单频纯音信号。

宽频声音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听”,比如风雨声、流水海浪声等,我猜想坐在劳斯莱斯里面听到的声音应该也是宽频的吧。人耳对于宽频声音比较容易接受,因为它往往会给人以稳定、平静的感觉。

Tonal信号我们就更熟悉了,比如家里吸尘器的声音,电脑风扇的声音,消防车的声音,还有睡觉时蚊子在耳边嗡嗡叫的声音等等。这种声音容易被人耳识别,会让人一直关注,从而产生警觉和紧张感,使人不舒服。
 
实际上乐器所发出来的声音基本上也都是tonal信号。乐音有基频和丰富的谐波成分,所以听起来很和谐。不过家里有学乐器的小朋友应该都深有体会,想要余音绕梁,绝非易事。当然,如果这个小朋友在邻居家,那这个领悟一定更加痛彻心扉……

当家电、机械、汽车等系统出现啸叫、轰鸣、单频纯音等情况时,会让用户会产生不愉悦感,从而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产品声品质的好坏已经成为决定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tonal噪声的研究就更显迫切。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近些年最热门的心理声学参数可能就是与tonal噪声相关的指标了。

这么看来,tonal信号是不是你生活中的常客?可仔细一想,到底应该如何定义tonal信号?啸叫、轰鸣、音调、单频、纯音…好像这些表述都不够精确。到底多窄才算是窄带信号?高频窄带和低频窄带有区别吗?声音大小有关系吗?频率变化的信号还算是纯音信号吗?变化快慢有影响吗?

 
感觉一下子一脑门官司。不过大家最近都憋得慌,估计无聊的想拆家,那我们就找些事情来消遣寂寞,说不定你丰富的知识储备在不经意间外漏,让你立马变成整条街(gai)最靓的仔/囡。

首先我们必须理清窄带的概念,到底多窄才算是窄带信号呢?在此有请临界频带这个工具上场。

临界频带

临界频带是心理声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大量的试验表明,人耳对于频率比较接近的声音刺激,反馈是相同的,把这些频率合成特殊的频率带,叫临界频带,例如表1所示。乍一看,临界频带和倍频程的概念类似,都是把一些频率带组合起来,频带的宽度也差不多,低频包含的频率窄,越往高频越宽。会不会是以前的科学家比较穷,新瓶装旧酒,起个高端的名字,发文章的时候,能多码点字,多赚些稿费?我一直有这样的疑问……

 
表1 临界频带(Fastl and Zwicker)

我们都知道,倍频程是从音乐理论借用来的概念,用途广泛,其频带宽度是呈指数增加的,而且有严格的界限。但是临近频带则是完全从人的内耳这个生物系统出发的,反映了人耳对于声音的接受和识别的过程。

耳蜗是人耳最重要的听觉器官之一,能把接收到的机械振动转化成生物电信号,传输到大脑中识别声音。研究发现,把耳蜗这个蜗牛壳拉平展开后,耳蜗不同的位置,对不同的频率敏感性是不一样的。高频在耳蜗入口处更敏感,低频则在耳蜗顶端更敏感。而且高频所占的位置相比低频要少一些。相应的,高频的分辨能力要比低频也差一些。(耳蜗的工作原理有很多解释,比如行波原理、时延原理等等。有些还有争议,有兴趣可以翻看以前的公众号文章)。

 
那怎么才能知道人耳的频率分辨能力到底如何呢?或许有人会问,为啥要研究频率分辨能力,知道能听声音就行了呗?这个可是关键的问题,会影响到我们对声音的所有感受,比如:到底频率差别要有多少,我们才知道听到的是两个不同的声音?另外这还涉及到一个所有心理声学的基础:掩蔽效应。如果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掩盖了,虽然这个物理能量客观存在,但是对人来说,它是不存在的。我们无法感受到这个能量,它就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所以,无论是响度,还是尖锐度,只要是涉及到心理声学的概念,一般需先处理这个被掩盖的能量,才能进行分析。

因此,频率分辨能力是非常关键的概念。把我们分不清的频率成分合在一起,称为临界频带。和其他心理声学的概念类似,这个也是以前的科学家经过大量统计研究出来的。不同的科学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所以实际上临界频带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比如表1提到的Zwicker的24个Bark域划分方法,还有Moore的ERB方法等。不过过程差不多,我们举个简化的栗子:

 
如上图所示,现有F1和F2两个单频信号,开始的时候频率一样(频率差=0)。如果F1不变,F2逐渐变化,当频率差<15Hz,会出现调制现象。虽然我们无法分清楚这两个频率,但是能感受到一种不断波动的声音,即拍频。如果频率差逐渐扩大,拍频现象会消失,但是我们依然无法清晰识别这两个信号,而是产生粗糙度的感受。频率差持续增加,直到粗糙感消失,这时我们可以分清楚两个单频信号。此时的频率差,就是对应F1的临界频带。

需要强调的是,临界频带并不是固定的频率位置,这一点和倍频程截然不同。临界频带会自动“聚焦”在耳蜗最主要激励处,并以此为中心划分。我们最常见的24个Bark域,有明确界线的划分方法,是用来计算Zwicker响度的技术上的简化,并不是实际耳蜗的工作方式。

再举个栗子。两个正弦信号1050 Hz和1100 Hz处在同一个1/3倍频程中,也处在同一个Bark中,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如果处在统一1/3倍频程中,其倍频程的结果完全一样,但是基于临界频带概念的响度结果则有明显的差别。所以,临界频带和倍频程是不同的分析方式,科学家想出来的概念并不是“空谈”。

 
以上关于临界频带的介绍仅是从通俗角度去说明,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稍欠严谨。不过我们公众号可是一直走“高端专业”路线的,以前曾经发过一篇详细介绍临界频带的文章心理声学系列-临界频带,小伙伴们可以认真学习一下,为下一堂课做准备。

未完待续……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