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说 | 关于轮胎抓地力 我可以聊上一整天!

之前我们说,产生抓地力的两个机理中,都是工作频率和温度下的迟滞效应越显著,则抓地力越大。
显然我们要让我们的胎面胶在工作状态下拥有最大的迟滞效应,每一种胎面胶都是在这样的知道思路下进行设计的。
· 胎面胶的工作状态

下面以赛车轮胎常用的胎面胶配方(这个专利网上都有,聚融丁苯橡胶SSBR+超耐磨炭黑+适当比例的油)的最佳工作条件为例进行解读:

在没有任何应力频率的时候,对应的温度就是Tg(橡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概为-40摄氏度;
夏季赛场地面温度一般为40℃,对应的频率为 次,可是两种抓地力来源的主要频率都不在这边;
胎面胶工作温度110℃对应的频率为 ,恰好为分子粘附作用的主要频率,这时压坑作用并不明显,但分子粘附作用才是产生抓地力的最大因素。
广告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面向自动驾驶系统的人工智能数据集评估建议
2025-11-03 21:06
-
电动汽车车架模态性能分析
2025-11-03 21:04
-
一汽车项目落地南京,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
2025-11-03 21:04
-
全球86个品牌角逐 东风胜利轮胎入选2025中
2025-11-03 17:11
-
一汽车项目落地南京,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
2025-11-03 11:51





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