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创中心协同研发的无人驾驶车首次亮相首钢园区

2019年7月31日上午,由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牵头整合行业资源、共同研发的自动驾驶车近日投入运营,成为首钢园区内首次亮相的新能源自动驾驶乘用车。

首钢园区,秀池旁,三高炉下,一辆小巧的北汽新能源 lite 汽车轻盈驶过,成了园区近期最引人瞩目的 “ 明星 ” 。
驾驶位 上坐着的不是司机,而是安全员,不用操控方向盘车辆就能自动行驶,还能避让车辆和行人。
自动驾驶车 “ 新星 ” 亮相园区
银灰色的北汽新能源 lite 汽车刚上路,行人的注意力立马就被吸引过去了,一些倍感新奇的行人还举起手机,对着它不停拍照录像。

“ 看到车顶的三个激光雷达了吗?它可是自动驾驶车的 ‘ 眼睛 ’ 。 ”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智能网联业务单元负责人周玉祥手指向车身介绍,车身四周藏着高精度的传感器,车前还布置了一枚前置摄像头,在雨雪天等恶劣天气中,自动驾驶车能更精准地分析路况并及时反馈。
如魔术一般,车辆的方向盘自动转动,加速、减速、停车、转弯等操作精准且平稳。 一辆外部车辆突然变道插在自动驾驶车行进的前方,车辆迅速提前预判并减速,分外平稳。
屏幕上闪动着车辆时速的数字,地图上,车辆精准定位和 8 个停靠站点的位置一目了然。
在进驻首钢园区一个月的时间内,这辆 Lite 自动驾驶车开展了驾驶功能、场地适配、人车云三个系统联调等测试工作,目前车辆已经处于稳定运营状态。
将实现扫码乘车和自动充电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工程人员正在研发自动充电技术,车辆可自动检索用电情况,寻找附近的充电设施自助完成充电,预计年末将在首钢园区开展实际应用。

记者了解到,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是科技部推动建设的第二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也是首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面向新能源汽车 9 大技术方向领域和 4 大支撑平台,聚焦 “ 卡脖子 ” 技术突破。 9 大技术方向领域包括智能网联、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等, 4 大支撑平台为开源整车技术开发平台、前沿技术检测验证平台、知识产权运营平台、 “ 技术 + 产业 ” 协同创新平台。
据介绍,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秉承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用的原则,坚持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生态圈。
首钢园覆盖 8 种示范运行场景
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晓明介绍,截至目前,首钢园区吸引了 7 家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知名企业参加,逐步落地无人接驳、编队行驶、分时租赁、无人快递、无人清扫、无人配送、无人售卖、无人巡检等 8 种自动驾驶示范运行场景。

其中,分时 租赁场景下的自动泊车和网约车、无人配送、无人售卖、无人清扫等无人车已经实现常态化示范运行。
按照计划,在首钢园区内,到 2020 年, 10 余辆无人车将实现以功能展示为主的示范运行;到 2022 年冬季奥运会期间,园内无人车将增至 100 余辆,覆盖区域为首钢园区北区,引入首钢、百度、阿里等社会资本驱动无人车开展奥运示范运行。下一步,北京将把首钢园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经验逐步推广至海淀区、顺义区、房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市副中心等区域,力争到 2022 年,本市将打造 500 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域和 2000 公里的示范道路。

最新资讯
-
理工雷科公司荣获2025年CICC科学技术进步奖
2025-07-15 14:46
-
展位号A26:GRAS&imc联袂亮相2025中国力学
2025-07-15 14:39
-
南宁池煦新能源年检产品首台套正式下线
2025-07-15 14:38
-
应用分享 | Idiada利用动态驾驶模拟器进行L
2025-07-15 14:37
-
系列直播课第一期:锂离子电池热安全诊断技
2025-07-15 13:34